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單元頂極學說中的“頂極”是指 ( )
A.氣候頂極
B.偏途頂極
C.地形頂極
D.土壤頂極
2.某種群中幼體比例減少,老年個體比例增大,出生率低于死亡率。這個種群的結構類型是 ( )
A.增長型
B.穩定型
C.下降型
D.變化型
3.按演替發生的起始條件可將生物群落的演替劃分為 ( )
A.水生演替、旱生演替
B.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C.長期演替、快速演替
D.自養性演替、異養性演替
4.煤作為燃料,它所含能量來源于 ( )
A.太陽能
B.地熱能
C.核能
D.潮汐能
5.下列不屬于K對策的生物是 ( )
A.金絲猴
B.大熊貓
C.白鰭豚
D.細菌
6.全球生態學的研究對象是 ( )
A.全球陸地
B.全球海洋
C.整個生物圈
D.整個宇宙
7.很多鳥類遷徙和開始生殖的時間取決于 ( )
A.食物的豐缺變化
B.天氣的變化
C.日照長短變化
D.降水的變化
8.小麥在我國青藏高原地區單產較高是由于 ( )
A.土壤肥沃
B.晝夜溫差大
C.降雨多
D.日照時間長
9.我國森林分布區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 )
A.1000mm左右
B.800mm以上
C.400mm以上
D.100mm以上
10.下列作物中耐堿性較強的是 ( )
A.蕎麥
B.煙草
C.甘薯
D.向日葵(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資料免費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
11.下列植物中防風能力最強的是 ( )
A.常綠闊葉樹
B.灌木
C.針葉樹
D.落葉闊葉樹
12.地形因子對生物的作用主要是 ( )
A.間接作用
B.能量交換作用
C.直接作用
D.物質交換作用
13.下列不屬于森林植被凈化空氣的方式 ( )
A.分泌殺菌素
B.強大的根系
C.光合作用
D.吸收、吸附作用
14.生理出生率是指 ( )
A.實際出生率
B.最大出生率
C.生態出生率
D.理論出生率
15.一般來講,某種生物的耐性限度達到最適時的溫度、濕度條件組合狀況為( )。
A.高溫、高濕
B.中溫、高濕
C.中溫、高濕
D.中溫、中濕
16.螞蟻在自然界的分布型為 ( )
A.成群分布
B.均勻分布
C.隨機分布
D.帶狀分布
17.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時,對一方有利,對另一方無影響,兩者之間的關系屬于 ( )
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
18.群落常規速度的特點是 。 ( )
A.演替速度越來越快
B.演替速度不隨時間變化
C.演替越來越慢
D.演替初始緩慢,中間階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19.物種頻度從高到低分A、B、C、D和E五級,按饒基耶爾頻度定律,不正確的是( )
A.E級越高,群落的均勻性越太
B.群落的均勻性與A級和E級的大小成正比
C.屬于A級頻度的種類通常是很多的
D.B、C、D級的比例增高,群落中種的分布變均勻
20.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是 ( )
A.大氣中的C02和水蒸氣等,讓太陽輻射透過大氣層到達地面,而對其散發的長波輻射有強烈的吸收作用
B.大氣中的C02和水蒸氣等,讓太陽輻射透過大氣層到達地面,而對其散發的短波輻射有強烈的吸收作用
C.大氣中的臭氧和水蒸氣等,讓太陽輻射透過大氣層到達地面,而對其散發的長波輻射有強烈的吸收作用
D.大氣中的臭氧和水蒸氣等,讓太陽輻射透過大氣層到達地面,而對其散發的短波輻射有強烈的吸收作用
二、填空題:2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資料免費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
21.旱生植物在生理上對干旱的適應是,使其原生質滲透壓____ 。
22.種群的年齡結構可以分為增長型種群、____ 和衰退型種群三種類型。
23.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間的多種生物種群的集合體,這個集合體包括了動物、和____ 等各分類單元的種群。
24.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陽能,從無機物合成復雜的有機物的生產過程稱為初級生產,或稱____ 。
25.山于群落交錯區生境條件的特殊性、異質性和不穩定性,增大了交錯區中物種的多樣性和種群密度,增大了某些生物種的活動強度和生產力,這一現象稱為____
26.植被沿緯度或經度成水平更替分布的現象,稱為植被分布的____ 。
27.氣流翻過山嶺時在背風坡絕熱下沉而形成的干熱的風叫做____ 。
28.水體污染包括重金屬污染、水體富營養化和____ 等方面。
29.有些植物的種子經過干燥儲藏仍不能發芽,是因為它們尚未通過____ 。
30.對生物起主要的、決定性作用的因子,稱為主導因子,其他的因子則為____ 。31.消費者包括草食動物、肉食動物、寄生動物、腐食動物和____ 。
32.根據生態系統的能量來源、水平和數量,可把生態系統分為無補加輔助能的太陽供能自然生態系統、自然補加輔助能的太陽供能生態系統、人類補加輔助能的太陽供能生態系統、____四種類型。
33.根據物質循環的范圍不同,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分為地球化學循環(地質大循環)和___兩種基本形式。
34.生物群落的結構分為____ 和生物結構兩個方面。
35.對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環境的形成有明顯控制作用的植物種,稱為____
36.氮離開生態系統的途徑主要有燃燒、反硝化、流失、淋溶和____ 。
37.溫度低于一定的數值,生物便會因低溫而受害,這個數值稱為____ 。
38.世代分離種群的指數增長方程為Nt=NOλt,式中λ是____ 。
39.生物的潛伏、蟄伏或不活動狀態叫____ 。
40.一些一年只繁殖一次的昆蟲,假如其種群增長不受密度制約,該種群的增長力式為____ 。
三、判斷題:41~5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判斷下列各題的正誤。正確的在題后的括號內劃“√”,錯誤的劃“×”。
41.g/(m2·a)是生產力單位。 ( )
42.夜間輻射冷卻時,靠近坡面的空氣冷卻得快,因此山谷底部的溫度較低,山谷中上部溫度較高。 ( )
43.按Logistic方程增長的種群的最大持續收獲量是( )
44.由于群落交錯區存在于兩個群落的邊緣,其內部的環境條件要比兩個群落的復雜,所以生物的種類比較少。 ( )
45.生態系統的形態結構,是指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種群數量、種的空間配置。 ( )
46.農田生態系統處于生態系統演替的早期階段。 ( )
47.可更新的自然資源能夠長期忍受不利的環境影響,而且熊保持一定的儲量和質量。( )
48.現代生態學發展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向微觀和宏觀發展。 ( )
49.按生物類群劃分,生態學可分為個體生態學、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和微生物生態學。( )
50.環境容納量是指一定環境內最大種群數量。 ( )
四、簡答題:51~5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51.簡述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遵循的定律。
52.簡述你對生態學含義的理解。
53.北方植物引種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適生態因子有哪些,為什么?
五、論述題:54題。20分。
(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資料免費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
54.論述土壤微生物對生物的影響。
參考答案及解答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A 2.C 3.B 4.A 5.D
6.C 7.C 8.B 9.C 10.D
11.A 12.A 13.B 14.B 15.D
16.A 17.D 18.D 19.D 20.A
二、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21.升高
22.穩定型種群
23.植物、微生物
24.第一性生產
25.邊緣效應
26.水平地帶性
27.焚風
28.熱污染與油污染
29.后熟作用
30.次要因子
31.雜食動物
32.燃料供能生態系統
33.生物循環(生物小循環)
34.物理結構
35.優勢種
36.揮發
37.臨界溫度
38.周限增長率
39.休眠
40.無密度制約的離散型種群增長
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41.√ 42.√43.× 44.× 45.√
46.√ 47.×48.√ 49.× 50.×
四、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51.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流動和轉化嚴格遵循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其含義是: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憑空產生,它只能以嚴格的當量比例,由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因此熱力學第一定律又稱為能量守恒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又稱為能量衰變定律,或能量逸散定律。它是指生態中的能量在轉換、流動過程中總在衰變,逸散的現象;即總有一部分能量從濃縮的有效形態變為可稀釋的不能利用的形態。也就是說,在一切過程中,必然有一部分能量失去作功能力而使能質下降。
52.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及其作用機理的科學。這里的環境包括非
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
非生物環境是指光、溫、水、營養物等理化因素;生物環境則是同種和異種的其他有機體。
生態學強調的是有機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有機體與環境之間的而相互作用包括同種有機體之間的種內相互作用和異種有機體之間的種間相互作用。
現代生態學家公認為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及其作用和機理的科學。
53.北方植物常形成與北方的溫度和日照條件相適應的生態型。因此,引種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適的高溫、低溫和積溫及日照長度,使其不能生長或完成發育。
五、論述題:20分。
54.微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或還原者,它們分解有機物質,釋放出養分,促透土壤肥力的形成。微生物直接參與使土壤有機體中營養元素釋放的有機質礦質化過程和形成腐殖質的過程。在形成土壤團粒結構方面,微生物也起著直接的和間接的作用。土壤中某些菌類還能與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體,如菌根、根瘤,它們有的能增加土壤中氮素的來源,有的能形成維生素、生長素等物質,利于植物種子發芽和根系生長。還有一些特殊的微生物,能使土壤環境得到改善而促使植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