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部分
一、選擇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學校產生于( )。(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資料免費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2.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這一命題的是( )。
A.孔子
B.《禮記·學記》
C.夸美紐斯
D.赫爾巴特
3.中小學德育工作中常用的獎懲屬于( )。
A.榜樣示范
B.品德評價
C.陶冶教育
D.說理教育
4.德育原則和德育規律的關系是( )。
A.前者就是后者
B.前者指導后者
C.前者反映后者
D.前者決定后者
5.班級授課制產生于( )。
A.奴隸社會
B.封建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6.教學的特殊形式是( )。
A.現場教學
B.復式教學
C.個別指導
D.小組教學
7.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斗爭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變化的根本( )。
A.目標
B.內容
C.途徑
D.動力
8.《禮記·學記》中提出“學不躐等”,講的是教學要重視( )。
A.啟發性原則(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資料免費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
B.直觀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視( )。
A.實際鍛煉
B.陶冶教育
C.榜樣示范
D.品德評價
10.我國將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教學計劃”改為“課程計劃”的文件頒布于( )。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11.下列教學方法中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是( )。
A.討論法
B.讀書指導法
C.演示法
D.實驗法
12.在學校與家庭、社會聯系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班主任
B.任課教師
C.學校領導
D.團隊干部
二、辨析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13.我國辦學體制改革的重點就是強化政府辦學。
14.教師職業是一種專業。
三、簡答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16.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7.進行教學評價的主要原則有哪些?
四、論述題:本題滿分15分。
18.要培養創造性人才,就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請聯系教學實際,論述“啟發性教學原則”。
心理學部分(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資料免費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
五、選擇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9.下列哪個選項屬于條件反射?( )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號反射
20.遺忘曲線的最先提出者是( )。
A.巴甫洛夫
B.艾賓浩斯
C.斯珀林
D.弗洛伊德(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資料免費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
21.“足智多謀、隨機應變”是思維的哪種品質?( )
A.廣闊性
B.獨立性
C.靈活性
D.邏輯性
22.根據動機的性質及社會價值的不同,可把動機分為( )。
A.生理性與社會性的動機
B.長遠與短暫的動機
C.高尚與低級的動機
D.主導性與輔助性的動機
23.關心集體,關心社會,助人為樂,誠實,正直,屬于( )。
A.性格的態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緒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24.最先提出內一外向人格類型學說的心理學家是( )。
A.奧爾波特
B.弗洛伊德
C.榮格
D.阿德勒
25.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條件是( )。
A.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
B.無異常行動
C.無心理疾病
D.人體各系統發育良好
26.提出自我效能的心理學家是( )。
A.費斯廷格
B.韋納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27.能力是一個人順利完成活動的( )。
A.個性心理特征
B.心理過程
C.生理條件(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資料免費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
D.個性傾向性
28.意志行動的基礎是( )。
A.克服困難
B.隨意運動
C.興趣愛好
D.意志自由
29.了解智力活動的動作結構,明確活動的方向的階段是( )。
A.原型定向
B.原型動作
C.原型內化
D.動作定向
30.在人際關系取向上,有三種需要,分別是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感情需要
D.自我實現需要
六、辨析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31.人們在能力的發展速度上不存在差異。
32.氣質無所謂好壞,性格有優劣之分。
七、簡答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3.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有哪些?
34.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5.簡要說明社會促進、社會惰化及它們的特征。
八、論述題:本題滿分15分。
36.結合實際,說明想象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教育理論應試模擬第5套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選擇題
1.【答案】B
【解析】除了掌握學校產生于奴隸社會這一點,還要掌握在奴隸社會中一些不同的學校名稱。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解析】在學習德育原則與德育規律時,注意規律是客觀的,而原則是要求,是人根據規律提出來的。此外,要注意把這部分內容與教學原則和教學規律聯系起來掌握。
5.【答案】C
【解析】希望考生了解一些班級授課制產生的原因,這樣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C
【解析】要把“學不躐等”和“不陵節而施”放在一起來掌握,兩者都出自于《禮記·學記》,而且都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要注意“躐”和“陵”的含義,它們都有超越、跨越的意思。
9?!敬鸢浮緾
【解析】本題考查的內容是德育的方法。近些年來,涉及這一部分的考題不斷出現,除上述這一形式外,有時還結合教育教學實踐來進行考查,如“學校教師給學生插小紅旗、帶小紅花。這體現了哪一種德育方法?”因此,希望考生仔細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掌握每種德育方法的概念及其各種表現形式。(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資料免費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A
二、辨析題
13.【答案】錯誤。
目前我國辦學體制改革重點是強調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辦學的體制。
14.【答案】正確。
這是因為教師職業符合以下幾個基本條件:需要專門的知識技能;遵從以奉獻和服務精神為核心理念的職業道德;要接受專業訓練,并為社會權威機構所認可;擁有專業的自主權。
三、簡答題
15,【參考答案】(1)教育具有自身的繼承關系。
(2)教育要受其他意識形態的影響。
(3)教育與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解析】該題要點少,需要簡單加以解釋。有的考生可能沒有記住書本上的答案,這時希望考生不要放棄,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如當教師的經驗)寫出幾條,說不定會寫得很有道理。該策略也適用于其他簡答題。
16.【參考答案】(1)舊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發展。
(2)機器大工業生產提供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可能。
(3)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條件。
(4)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
【解析】答題要求從生產力(社會分工)和生產關系(政治制度)兩方面去理解人的片面發展與全面發展。
17.【參考答案】(1)客觀性。
(2)全面性。
(3)指導性。
(4)科學性。
【解析】教學評價是現在教學改革中突出的方面。答題時,要注意對幾條原則的含義進行解釋。
四、論述題
18.【參考答案】(1)含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2)依據:它是教與學相統一的規律在教學上的反映。
(3)貫徹要求:第一,講解要少而精,抓住重點和難點;第二,加強學習目的性的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第三,設置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第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
聯系實際進行闡述。
【解析】該題要把含義和貫徹要求聯系起來記憶。從含義上說,有兩個要點:一是學習動機上,要啟發學生的主動性;二是在學習方法上,要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學會思考。貫徹要求也是圍繞這兩點來展開的。在聯系實際時,可以舉一些自己或者別人在某門課程教學中運用啟發式原則的事例。
五、選擇題
19.【答案】D
【解析】此題要注意區分無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的不同。
20.【答案】B
21.【答案】C
【解析】對于思維的品質不僅要知道是什么,還應知道每個品質的含義。
22.【答案】C
23.【答案】A
24.【答案】C
25.【答案】C
26.【答案】D
27.【答案】A
28.【答案】B
29.【答案】A
30.【答案】C
六、辨析題
31.【答案】錯誤。
人們在能力的發展速度上存在差異。根據能力表現的早晚,一般可分為:能力早熟、能力晚熟、一般發展。
32.【答案】正確。
氣質是人的天性,無好壞之分。它只給人們的言行涂上某種色彩,但不能決定人的社會價值,也不直接具有社會道德評價含義。性格是在后天社會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異。性格有好、壞、優、劣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風貌。
七、簡答題
33.【參考答案】(1)識記材料的性質與數量。
(2)學習的程度。
(3)識記材料的系列位置。
(4)識記者的態度。
34.【參考答案】(1)運用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培養發散性思維與集中性思維。
(3)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
(4)鼓勵學生參加各項創造活動,正確評價有創造力的學生。
35.【參考答案】(1)社會促進指個人對別人的意識,包括別人在場或與別人一起活動所帶來的行為效率的提高。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研究發現,一方面社會助長作用的確廣泛存在,它不僅可以引起人們行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為的質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場或與別人一起工作并不總是帶來社會助長作用。隨著工作難度的增加,社會助長作用會逐漸下降,乃至最終變為社會干擾。
(2)社會惰化指群體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時,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獨完成時偏少的現象。心理學家達謝爾發現,隨著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數增加,每個人所作的努力程度會逐步下降。他人的參與,直接導致了個人努力水平的下降。
八、論述題
36.【參考答案】(1)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再造想象。
?、僭僭煜胂笫菍W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
?、谠僭煜胂笫菍W生理解和掌握客觀事物規律與內在聯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條件。
?、墼僭煜胂笫撬枷虢逃闹匾问街?。
(2)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象。
?、儇S富學生的表象儲備。
?、跀U大學生的知識經驗。
?、劢Y合學科教學,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芤龑W生進行積極的幻想。
【解析】本題應從再造想象和創造性想象兩方面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