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大醫學科藥學類藥學專業(??疲I規則
一、培養規格與培養目標
專業培養規格:藥學專業(??疲?,兩年制,短學習時間兩年半。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夠從事藥品生產、檢驗、管理和使用的具有大學??扑降膽眯透叩葘iT人才。
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熱愛醫藥衛生事業,具有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獻身精神,具有嚴謹的科學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業務知識和能力方面: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礎醫學及藥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藥物制劑、藥物鑒定、藥物分析及各項常規藥學實驗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熟悉藥事管理與法規、政策與營銷的基本知識?;菊莆找婚T外語。
初步具有閱讀英語書籍的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與人溝通合作、不斷學習新知識的素質。
身體素質方面:身心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課程模塊設置
本專業共設置6個模塊,分別是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通識課、專業拓展課、綜合實踐。
三、課程設置
1.公共基礎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低學分為9學分,模塊設置低學分為24學分。
(1)統設必修課:國家開放大學學習指南、英語Ⅰ(1)、微積分初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選修課:計算機應用基礎、英語Ⅰ(2)、數理統計、大學語文、法律基礎、大學信息技術應用基礎。
2.專業基礎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低學分為13學分,模塊設置低學分為39學分。
(1)統設必修課: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病理學、藥理學(藥)、藥物化學。(2)選修課:無機化學(藥)、人體解剖生理學、醫學生物化學、有機化學(藥)、中醫藥學概論、醫用基礎化學。
3.專業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低學分為19學分,模塊設置低學分為39學分。
(1)統設必修課:藥物分析化學、藥劑學、藥物治療學、藥事管理與法規、調劑學。(2)選修課: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醫藥商品營銷實務、制藥工程、市場營銷學、職業道德與藥學倫理、臨床醫學概論、醫學信息學概論。
4.通識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低學分為0學分,模塊設置低學分為14學分。中央電大設置統一的通識課程平臺,該模塊畢業低學分為2學分,所有開放教育專業適用此平臺的課程;通識課設置及通識教育是中央電大人才培養的特色之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通識課模塊課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電大畢業證書的學生,若再次注冊學習電大相關專業,原修專業已注冊過的通識課程,在新修專業中不得再次注冊學習(在教務管理系統中此類課程將不能實現注冊)和申請辦理課程免修免考,此模塊的畢業低學分通過修讀本模塊的其他通識課程獲得。
5.專業拓展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低學分為0學分,模塊設置低學分為14學分。
(1)統設選修課:公共關系學、新疆歷史與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教程等。(2)非統設選修課:醫藥衛生信息管理、中藥學、環境衛生學、藥學英語等。
6.綜合實踐
本專業綜合實踐包括畢業實習和畢業作業,統設必修,共8學分,中央電大制定綜合實踐環節大綱,地方電大根據中央電大的規定制訂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該環節不得免修。
7.統設必修課參加中央電大統一考試。選修課參加中央電大或省級電大考試。
8.課程實踐環節成績計入課程學習成績,沒有完成課程實踐環節的不能取得課程學分。
9.專業規則表中各課程開設學期是根據專業知識結構提供的課程先修、后續關系確定的,供學生選課時參考。中央電大據此提供各學期課程教學支持服務。
四、畢業規則
本專業各模塊畢業低學分依次是:公共基礎課:13學分;專業基礎課:22學分;專業課:31學分;專業拓展課:0學分;通識課:2學分;綜合實踐:8學分。
本專業畢業低學分為76學分,各模塊畢業低學分之和為76學分,各模塊中央電大考試低學分之和為41學分。
五、課程說明
(一)公共基礎課
1.必修課
(1)國家開放大學學習指南
本課程 1學分,課內學時 18學時,開設一學期。
《國家開放大學學習指南》是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在本、專、一村一的所有專業開設的一門統設必修課。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接受國家開放大學遠程教育的學生在進入專業 (課程 )學習之前,了解和熟悉遠程教育新的學習環境,建立與遠程教學模式相適應的新的學習理念,了解并盡快適應遠程教育教與學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學習技能,逐步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以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為導向,從學習者如何完成國家開放大學規定的專業學習任務的角度,讓學習者學會如何完成一門課程的學習、一個專業的學習,同時描述國家開放大學基本的學習方式,說明國家開放大學的學習環境,解釋國家開放大學學習平臺上基本術語的涵義,使學生能使用學習平臺的基本工具輔助完成學習活動,并且了解國家開放大學學生相關事務與管理規定。使學生初步具備利用現代遠程技術在國家開放大學進行學習的能力。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本課程課內36學時,2學分。開設一學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是根據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特別是十八大報告精神,為培養電大學生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而開設的公共必修思想政治理論課。
本課程文字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安排了“導論”加十一章的結構。分別介紹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展過程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總依據、總任務、發展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祖國完全統一構想和新時期外交政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等內容。
(3)英語Ⅰ(1)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
本課程依據“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思想進行教學資源設計,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同時,參照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的基本要求,使本課程能與之接軌。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掌握常用詞匯和若干相關的常用詞組及基礎語法知識;能夠聽懂發音清楚、語速較慢的教學用語和日常生活用語,并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談;能夠讀懂所學詞匯和語法范圍內的故事、短文及通知、便條等;能夠寫出簡短的私人信函,或用便條轉達具體信息。
(4)微積分初步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微分、積分有初步認識和了解,使學生初步掌握微積分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通過對學生運用微積分數學方法解決一些較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初步訓練,逐步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自學能力,較熟練的運算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習本專業其他課程和今后工作的需要,打下必要的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函數基本概念,極限與連續,一元函數微分學,一元函數積分學,常微分方程,微積分應用舉例,無窮級數(包括冪級數和傅立葉級數)等。
2.選修課
(1)計算機應用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 XP、網絡使用基礎,文字處理系統(Word),電子表格系統(Excel),電子演示文稿系統(PowerPoint),網頁制作系統(Front Page)。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硬件系統零部件的基本知識,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的使用,文字處理系統(Word)、電子演示文稿系統(PowerPoint)的操作與應用。
(2)大學語文
本課程2學分,課內學時36學時。
本課程旨在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本課程共有四個單元,包括閱讀欣賞、敘述、說明、議論及言語交際。教學內容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選文,二是知識單元。①選文,大都取名家名篇。古今中外兼收并蓄。古與今,以今為主;中與外,以中為主。選文力求典范且風格多樣,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傊?,文短,意美,法活。②知識單元,重在理論上的提高。結合選文,指導學生閱讀欣賞和表達的實踐,著重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水平。選文配以作者簡介、寫作背景、注釋、閱讀提示和思考練習題,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3)數理統計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概率論部分,包括概率論的基本概念、一維和二維隨機變量及其分布、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征、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等;數理統計部分,包括數理統計的基本概念、參數估計、假設檢驗、回歸分析與方差分析、貝葉斯估計等;應用部分,包括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在實際中的應用以及統計分析軟件SAS的簡單介紹與應用舉例。
(4)法律基礎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與指導原則,掌握與職工和職工所在企業密切相關的法律要點,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并能運用法律武器保護個人和集體權益。
本課程由法學原理、憲法、行政法、民法、婚姻家庭法、經濟法、勞動法、環境資源法、刑法、仲裁與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單元組成。內容在涵蓋當前我國目前出臺的絕大部分法律的基礎上,特別注重闡述了與企業員工聯系緊密的法律知識。
(二)專業基礎課
1.必修課
(1)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基礎的免疫學和微生物學的知識。為學習相關的基礎課程和后續臨床課程提供必要的免疫及微生物學的理論知識,也為臨床預防、分析、診斷相關疾病提供理論依據。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醫學免疫部分,包括:免疫系統,免疫球蛋白,細胞因子抗原抗體的概念,補體系統,免疫應答及調節,超敏反應及免疫學應用。醫學微生物部分,包括:細菌的形態與結構,生長繁殖與代謝,遺傳與變異;致病性與抗細菌感染免疫;消毒滅菌及細菌感染的實驗室檢查原則,病毒性感染特異防治及藥物防治原則等基礎知識;病源性與條件致病性細菌的生物學性狀介紹,致病性與免疫性,防治原則;病毒的基本性狀、分類,病毒的感染、免疫及實驗室檢測原則、防治原則,臨床常見病毒的致病性與免疫性,檢查及防治原則;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和螺旋體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檢查方法及防治原則。
(2)病理學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
本課程是連接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課程。它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學、發病學以及機體在疾病過程中的功能、代謝、形態結構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的發生機制的科學,為進一步闡明疾病的本質,為疾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提供理論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疾病學概論;細胞和組織的損傷、適應與修復;血液循環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酸堿平衡紊亂;炎癥;腫瘤;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造血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疾??;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等。
(3)藥理學(藥)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系統的藥理學知識,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理論依據。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緒言;藥效學;藥代動力學;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鎮靜催眠藥;抗癲癇和抗驚厥藥;抗精神失常藥;抗震顫麻痹藥;麻醉性鎮痛藥;解熱鎮痛抗炎藥;中樞興奮藥;傳出神經系統藥;擬膽堿藥;M膽堿受體阻斷藥;N膽堿受體阻斷藥;擬腎上腺素藥;抗腎上腺素藥;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藥;抗心律失常藥;抗心絞痛藥物和鈣拮抗劑;抗高血壓藥;利尿藥和脫水藥;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統藥;鎮咳、祛痰及平喘藥;組胺與抗組胺藥;腎上腺皮質激素藥;甲狀腺激素與抗甲狀腺藥;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藥;人工合成抗菌藥;抗結核藥等。
(4)藥物化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悉常用基本化學藥物的化學結構與理化性質的關系,掌握化學結構與穩定性藥效有關的共性變化規律和特殊個性,為合理有效地調制、保管、使用化學藥物準備必要理論基礎;理解常用基本化學藥物的結構形成和制備原理,為質量控制和檢驗準備必要的理論知識;了解新藥發展的去向,初步掌握由結構命名查找資料的方法。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基本化學藥物的分類結構類型和命名,基本化學藥物的化學結構與理化性質的關系,主要結構類型的藥物與穩定性藥效有關的共性變化規律及典型藥的特殊個性,如何合理有效地調制、保管、使用化學藥物;典型藥物的合成和結構修飾;基本化學藥物的典型反應和鑒別方法;主要類型藥物的發現和發展以及典型藥物的創制經驗。
2.選修課
(1)人體解剖生理學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學習其他基礎醫學和臨床課程打好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人體解剖學,包括運動系統(骨、骨連結、肌學),內臟學(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生殖系統),脈管系(心血管系統、淋巴系統),感覺器(視器、位聽器);組織學包括細胞、基本組織、器官系統三部分。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緒論;細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謝和體溫;排泄;內分泌和生殖;神經系統;感覺器官。
(2)無機化學(藥)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物質結構的基本理論,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學的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溶液,化學反應中的能量關系,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電離平衡與沉淀溶解平衡,氧化還原反應,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系,化學鍵,分子結構,配位化合物,非金屬元素,金屬元素及試驗。
(3)有機化學(藥)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有機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基本反應、簡單的結構理論及基本實驗技能,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烷烴,烯烴,炔烴及二烯烴,脂環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雜環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質,核酸,糖,類脂和萜類,醫藥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結構、性質、重要代表物在醫藥中的應用等以及立體化學基礎、紅外光譜的基礎知識。
(4)醫學生物化學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實驗技能,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調節;遺傳信息的傳遞;重要組織器官代謝。
(5)醫用基礎化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的化學知識,以利于后續課程的學習。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分散系,溶液的濃度,溶液的滲透壓,溶膠,高分子溶液;化學反應速率,化學熱力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化學平衡;酸堿平衡,緩沖溶液,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核外電子排布及周期律,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電極電勢,電極電勢的應用,電勢法測溶液的pH值;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價鍵理論,配位平衡,螯合物;滴定分析概述,酸堿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EDTA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生命元素與人體健康;有機化學必備的基礎知識;烷烴,烯烴和炔烴,芳香烴;醇,硫醇,酚,醚;醛、酮的結構,命名及化學反應;羧酸的結構和分類,羧酸的命名,羧酸的物理化學性質;胺的結構和分類,命名,化學性質,雜環胺;立體化學;類脂,糖類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質,核苷、核苷酸和核酸等。
(6)中醫藥學概論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中醫學、中藥學、方劑學方面的基礎知識。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中醫藥體系的主要內容、發展簡史以及中醫理論的特點;人體的生理、病因、病機以及疾病的防治原則等基本理論知識(包括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氣血津液學說、經絡、病因與病機)等;防病治療原則以及八綱中的陰陽辯證、氣血津液辯證;中藥基礎知識,包括采、制的傳統理論和技術,中藥性能、配伍、應用的基本知識。重點介紹了全國各地區常用中藥130多種,包括其植物來源、地區分布和常見炮制方法、性味歸經、功效與應用、用法用量等。方劑學知識包括基本理論及常用方劑的組成、功效、方解等。
(三)專業課模塊
1.必修課
(1)藥事管理與法規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藥品管理方面的有關專業法律法規,熟悉和了解藥事管理的基本知識以及藥品研制、生產、經營和使用等環節的管理要點,樹立依法從業的觀念,初步具備運用藥事管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其相關法規;特殊藥品管理辦法,藥事管理體制,藥品質量監督管理;新藥研制、審批管理;藥品廣告管理;藥品專利產權保護等。
(2)藥物治療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
藥物治療學是醫院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藥的結合點,對開展臨床合理用藥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使學生在掌握藥物的作用與作用機制;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的基礎上,依據病人的病理、生理、心理及遺傳特征,正確地了解和使用藥物,了解病人的個體化治療,為參與臨床藥學實踐打下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藥物治療學概論;藥物治療方法;基本藥動學原理;藥物相互作用;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經濟學原理與方法;遺傳藥理學與個體化給藥;特殊人群的藥物治療;特殊疾病時的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情報服務;心血管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疼痛的藥物治療;催吐藥、止吐藥和抗組胺藥;血液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內分泌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糖皮質激素的合理應用;維生素、微量元素的合理應用;輸液;臨床營養支持。
(3)藥用分析化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各有關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術,掌握常用儀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儀器的主要結構與性能,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定量分析中的誤差、滴定分析法概論、酸堿滴定法、絡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離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紅外吸收光譜法、電位分析法、色譜法;藥物中的雜質及純度,藥物中雜質的來源和規定雜質限度的科學根據,藥物中一般雜質和特殊雜質檢查的原理、方法、操作要點及雜質限量計算方法;中國藥典中收載的典型藥物的基本結構,鑒別和含量測定方法之間的關系以及鑒別、法定含量測定方法的原理及操作要點;制劑的分析特點和擬定分析方法的思路,常用劑型中干擾物質的種類及排除方法,中藥制劑和生化藥物分析特點和方法,醫院藥房快速檢驗方法;體內藥物分析的特點和方法以及在藥學研究中的應用;我國現行的各級藥品質量標準,藥品質量標準制定原則和內容。
(4)調劑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72學時。
本課程主要介紹藥劑的調配、銷售及服用等相關理念知識與操作技術的一門學科。主要內容包括調劑人員的職責與道德規范、藥房概述、法規與制度、西藥調劑基礎、處方、配伍及禁忌、合理用藥與不良反應、貯藏與養護、操作技術等。
(5)藥劑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藥物劑型與制劑、制備和生產、質量控制、合理應用與正確評價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從事劑型的制備與開發,臨床合理用藥和提供安全、有效、經濟、使用方便的藥品工作奠定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各種劑型的定義、特點、質量要求和進展;主要劑型設計、基本處方分析、制備過程及質量控制;常用制劑設備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及安全;劑型制備中主要輔料的性能、特點、用途和常用量;新劑型的特點、應用和發展趨勢;制劑配伍變化的原理及一般處理原則;藥物體內過程及藥物動力學。
2.選修課
(1)醫藥商品營銷實務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
從市場營銷學基本原理出發,結合醫藥商品的特殊性,密切聯系我國醫藥行業實踐,詳細闡述了醫藥產品營銷活動中的營銷戰略選擇、營銷環境分析、營銷組合策略的制定等內容。本課程包括緒論、醫藥商品與醫藥市場、醫藥企業市場營銷環境、醫藥消費者分析與市場調查預測、醫藥市場營銷機會與風險、醫藥市場細分與市場營銷決策等內容。
(2)市場營銷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
本課程主要研究市場營銷活動及其規律性,是一門建立在經濟科學、行為科學、現代管理理論基礎之上的應用科學,具有綜合性、邊緣性的特點,屬于管理學范疇。課程的核心內容,就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賣方如何從顧客的需要出發,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組織企業市場營銷活動,從而在滿足顧客需求的前提下,使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獲得生存和發展。
(3)制藥工程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
本課程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制藥反應工程、制藥分離工程和制劑工程技術。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反應合成技術概論,吸附和離子交換,色譜法分離,萃取,結晶分離,蒸餾,過濾和離心分離,膜分離以及藥物制劑技術概論等。
(4)生藥學
本課程2學分,課內學時36學時。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生藥學學科的起源,生藥的化學成分,生藥鑒定的目的,依據及取樣,生藥的鑒定方法,生藥的資源,生藥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中藥的炮制介紹以及具體的植物類生藥,動物類生藥和礦物類生藥。
(5)天然藥物化學
本課程2學分,課內學時36學時。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天然藥物活性,包括生物堿、苷類、醌類、黃酮類、香豆素和木脂素、萜類和揮發油、皂苷等成分提取、分離與鑒定的方法與技術。
(6)職業道德與藥學倫理
本課程2學分,課內學時36學時。
本課程是研究醫藥道德的一門課程。其主要內容包括醫藥倫理學和醫藥道德兩個部分。
【報名方式】
(1)加老師微信 15690876591(王老師) -發電子版報名資料-報名費學費轉賬-書快遞發給學員
(2)現場報名-身份證原件-刷卡現金-現場領書(需提前一天預約)
(3)聯系方式:咨詢QQ:1318596351 咨詢電話: 15690876591(王老師) (同微信)
上一篇:河南函授護理學專業規則